据10月2日澎湃新闻、成都商报等媒体报道,十一黄金周头一天,国内一些一线景点就遭遇“寒冷”,黄山游客同比减少超过3成,五台山游客同比减少也接近3成。最“夸张”的要数九寨沟,10月1日,游客只有几千人,同比减少超过了4成,成都飞黄龙的机票去年是全价,今年打了2折。
往年我们只看到商家赚得盆满钵满、喜笑颜开的报道,只看到处处拥堵、人满为患的报道,而今年这个多地景点遇冷的报道,可能会让人更冷静地看待黄金周的去留存废和假日改革的迫在眉睫。
设立黄金周,以前是3个,现在是两个,最初的动机是发展旅游经济,不客气地讲,是把人当做赚钱的工具,而并非考虑人们的休假需求。所以,旅游或休闲的质量不说被牺牲掉了,至少也是出于从属地位。这种以钱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制度安排,带来的弊端是可想而知的。最大的弊端就是景点和交通的拥挤不堪,是实实在在的怨声载道。
员工带薪休假是通行的国际惯例,我国改革开放多年,也应与国际接轨,以立法形式规定全民带薪休假。现在,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国企央企中有一定工龄的员工享受到了,更多的中小企业员工和国企中的年轻人却没有享受到这一福利,他们要旅游,只能挤黄金周。五一黄金周取消了,春节要家人团聚,那就只能去挤十一黄金周了。这么一来,十一黄金周景区和交通的拥挤是可想而知的。
既然可想而知,人们怕挤,不愿花钱买罪受,就只好宅家,景点遇冷也就顺理成章。当然,天气可能也是一个景点遇冷原因。如果带薪休假,一年至少有半年时间的好天气可选,那自由度要大多了,对旅游经济的贡献度自然也大多了。从这个角度讲,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也并不比以钱为本的设计赚钱少。
景点遇冷的现实从另一个侧面向社会发出了假日改革的新信号。那就是必须尽快作出全民带薪休假的制度安排,像医保社保一样是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规定动作,最低不少于一周,可在全年范围内安排,强制执行。同时,取消十一黄金周,保留春节7天长假,并从除夕开始放假,以满足人们春节团聚的需要。
休息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。在依宪依法治国再次提速的今天,带薪休假立法应尽快提上日程,这不仅事关公民休息权的落实,也是合理利用保护风景资源,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。不能因为某些有权有钱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欣赏美景,就拖延绝大多数人休假权益的落实。
编辑点评:
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公民休息时间最少的国家之一。
business.sohu.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东方网 江锡钰 report 1104 据10月2日澎湃新闻、成都商报等媒体报道,十一黄金周头一天,国内一些一线景点就遭遇“寒冷”,黄山游客同比减少超过3成,五台山游客同比减少也接近3成。最“夸张”的